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無米樂心得 10003031 藍珮綺

       第一次聽到紀錄片的名稱-無米樂,我想,這是關於米和樂的事,若米是影射生活品質,那無米=無生活品質,這樣怎麼可能會快樂呢?這是我還沒看過這部紀錄片前的心得,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想我大概可以了解導演對此部紀錄片下無米樂這片名的原因。

       從片中一開始及各個時節前都會看到片中主角-坤濱伯虔誠地唸祭拜辭、向土地的ㄧ方(我猜想是太陽升起的東方面)彎腰祭拜的畫面,這個動作開啟了坤濱伯或許多農人ㄧ天務農的序幕,看到這我想,農人的老板大概就是老天爺了吧!而映象中坤濱伯講了ㄧ句話:禪,就是沒辦法抵抗大自然,這句話我可以理解,但看完記錄片後,我發現農人要抵抗的不僅僅是只有大自然而已,他們還要面對社會的變遷,像是坤濱伯曾抱怨抗戰時期農家被規定要分配軍糧,要將自己捨不得吃的米送出去而農人自己只得吃地瓜籤果腹,但隨著時代進步,傳統農、工漸漸退化,服務業的時代來臨了,但坤濱伯的農地卻被編入農業規劃,從坤濱伯稍許哀嘆的表情來看,我猜想他覺得想不那麼辛苦赚錢也很難。還有許許多多的困境降在這些農人身上,像是灑農藥灑到自己中毒身亡、得用等量的米換等量的肥料,這些辛勤從坤濱伯的話即可得之:勞動就是不惜生命代價、做農事是一個賣骨頭的工作。

       看到這我還連想不到「樂」這個字怎麼會出現在農人的身上?但當我看到坤濱伯夫妻倆在生活上的ㄧ些小鬥嘴時,「樂」這字就潛移默化地被帶出在本片的意義來了,他們在片中鬥地開心,我們在片外也樂的很。坤濱伯曾講:喝茶、聊天也是生活的ㄧ部分,我想到我曾在一本書看過ㄧ句話:快樂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情緒。雖然農人很辛苦在工作,也有許多是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克服的困境,像是颱風這種自然現象,但日子總得繼續過,有人可能會懷疑這是種消極被動的想法,但我認為這是有人生智慧的人說的出來的話,雖然農人的學歷可能不高,但他們對人生有著不一樣的見解,這可能是一些在無法克服人生困境時,尋求自殺這種真正消極想法的人所缺少的智慧吧!坤濱伯在片中曾說:該捨下的就捨下,日子有在過,心情不差就好了。我真想替這種想法下個結論:農人用100分的努力在工作,也用100分的全力在享受生活之「樂」。

     「莫怨人生日日皆辛苦,粗茶淡飯菜根也香甜」這是家中壁畫上的一句話,我想人生的旅途中無可避免的會遇到小插曲似的困境,但套一句我常聽到的話:「這只是人生的一頁,翻過去就好了。」不開心時,向家人朋友抱怨一下、捏捏發洩娃娃,或是大笑個三分鐘,畢竟我認為人生沒有翻不過去的一頁,應該培養這種正面思考的想法是我看完「無米樂」這部紀錄片的最大收穫。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無米樂心得 10001121 陳佑詳

看完兩節課的紀錄片,我的心中有許多感觸,短短的一百多分鐘有意無意地點到了許多農村的議題和價值觀。由於個人老家住彰化的農村,所以影片的運鏡帶我一幕幕透視農家生活,感覺好像回到了雖陌生卻有些熟識感的故鄉,更讓我想起已經離開的祖父──他就是那樣一位純樸的農人。

  生活在都市許多年,早已忘記台灣還有那樣生活方式迥然不同的地方,不但生活步調緩慢許多,有許多的遭遇和面對人生的態度及想法都和我們身邊的景象相差甚遠。雖然我們越是走在時代尖端,越是忽略這樣的生活環境,但我認為它不但不是一個落後的文化,反而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泉源,一代代傳承著一些固有的美德和精神,值得我們不斷複習,時時提醒自己,過日子可以有不同於現在的態度。以下分為幾個面向探討我的想法和心得: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無米樂心得 醫一乙 10001115陳知澈

「無米樂」紀錄片心得報告


「鋤荷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

    觀看這部紀錄片之前,我對於農家生活的認知僅止於此。辛勤地工作、簡樸地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便是我所知道的全部。但是他們的生活到底有多艱難?他們的思考模式又是如何?對此我一無所知。然而,這部紀錄片大幅增加了我對社會原始農業的了解,也體認到農業面臨的困境?此紀錄片帶給我的震撼大致可分為四項:對工作的投入與對土地的熱愛、生活的態度、生活的娛樂以及日本殖民的影響。

無米樂心得 醫一甲 10001054 李俊康

 這部影片我在好幾年前便聞其名,沒想到是在社會學的機緣下一睹它的風采,影片雖然樸實也無太大的起伏,但忠實的呈現了農家最樸實的生活和最淳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