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無米樂心得 10003031 藍珮綺

       第一次聽到紀錄片的名稱-無米樂,我想,這是關於米和樂的事,若米是影射生活品質,那無米=無生活品質,這樣怎麼可能會快樂呢?這是我還沒看過這部紀錄片前的心得,但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我想我大概可以了解導演對此部紀錄片下無米樂這片名的原因。

       從片中一開始及各個時節前都會看到片中主角-坤濱伯虔誠地唸祭拜辭、向土地的ㄧ方(我猜想是太陽升起的東方面)彎腰祭拜的畫面,這個動作開啟了坤濱伯或許多農人ㄧ天務農的序幕,看到這我想,農人的老板大概就是老天爺了吧!而映象中坤濱伯講了ㄧ句話:禪,就是沒辦法抵抗大自然,這句話我可以理解,但看完記錄片後,我發現農人要抵抗的不僅僅是只有大自然而已,他們還要面對社會的變遷,像是坤濱伯曾抱怨抗戰時期農家被規定要分配軍糧,要將自己捨不得吃的米送出去而農人自己只得吃地瓜籤果腹,但隨著時代進步,傳統農、工漸漸退化,服務業的時代來臨了,但坤濱伯的農地卻被編入農業規劃,從坤濱伯稍許哀嘆的表情來看,我猜想他覺得想不那麼辛苦赚錢也很難。還有許許多多的困境降在這些農人身上,像是灑農藥灑到自己中毒身亡、得用等量的米換等量的肥料,這些辛勤從坤濱伯的話即可得之:勞動就是不惜生命代價、做農事是一個賣骨頭的工作。

       看到這我還連想不到「樂」這個字怎麼會出現在農人的身上?但當我看到坤濱伯夫妻倆在生活上的ㄧ些小鬥嘴時,「樂」這字就潛移默化地被帶出在本片的意義來了,他們在片中鬥地開心,我們在片外也樂的很。坤濱伯曾講:喝茶、聊天也是生活的ㄧ部分,我想到我曾在一本書看過ㄧ句話:快樂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情緒。雖然農人很辛苦在工作,也有許多是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克服的困境,像是颱風這種自然現象,但日子總得繼續過,有人可能會懷疑這是種消極被動的想法,但我認為這是有人生智慧的人說的出來的話,雖然農人的學歷可能不高,但他們對人生有著不一樣的見解,這可能是一些在無法克服人生困境時,尋求自殺這種真正消極想法的人所缺少的智慧吧!坤濱伯在片中曾說:該捨下的就捨下,日子有在過,心情不差就好了。我真想替這種想法下個結論:農人用100分的努力在工作,也用100分的全力在享受生活之「樂」。

     「莫怨人生日日皆辛苦,粗茶淡飯菜根也香甜」這是家中壁畫上的一句話,我想人生的旅途中無可避免的會遇到小插曲似的困境,但套一句我常聽到的話:「這只是人生的一頁,翻過去就好了。」不開心時,向家人朋友抱怨一下、捏捏發洩娃娃,或是大笑個三分鐘,畢竟我認為人生沒有翻不過去的一頁,應該培養這種正面思考的想法是我看完「無米樂」這部紀錄片的最大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