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野球孩子心得 張以樂


  「童年流水潺潺若止帶走浮萍落葉不帶走水底沉甸甸的小石。」--《野球孩子》,那是一群,為了在童年中留下燦爛回憶,而咬著牙奮鬥到最後的富源國小的孩子們……
   這是一部沒有心機,只有純真的紀錄片。可能因為我本身的興趣不是看棒球比賽,印象中的棒球選手皮膚都黑黑的,有些看起來就像是個精力旺盛的原住民,但從來沒想過在棒球隊裡原住民小朋友的比例居然那麼的高,打棒球這項運動,幾乎成為他們國小生生活的一部份,那種熱情已經少見於大都市中,下課提著書包奔往補習班的小學生臉上,他們愛棒球,不求高級的棒球場練習,而是在庭院、在屋簷、在河邊、在傍晚路燈下……隨地都能成為他們的練習場,看著他們單純的生活,真羨慕那種適性發展的自由,他們也有目標,只是不在考卷紅筆的100分上,而是在打贏全國少棒大賽。

    紀錄片中,分別介紹了其中的隊員,他們在家中的生活,學校課業的表現,球隊練習的辛苦,都一一記錄在鏡頭下,沒有一個是天生就是個棒球選手,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樣會受到責罵,一樣會犯錯。第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隊員之間的影響,由於球隊中年紀有不同,學長知道怎樣提攜學弟,在打架時制止他們,並要求他們互相道歉,在集訓時的紀律也有賴學長們的管理,一切好像都進行得理所當然,該尊重的尊重,該順服的順服,但反觀我們生活的環境,小五小六叛逆期的孩子,早已不懂什麼叫做「尊重」,只看到逞英雄的不成熟舉動,不必要的爭執連帶發生,社會中的次序也逐漸混亂,說他們天真、沒有心機,反而是我們該省思一下。
    在球隊中的靈魂人物,是他們的教練,是這是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其實我不太知道球隊中的教練除了打球技術好之外,還需要什麼特別的修養,但在紀錄片中,這教練就好像他們第二個爸爸,開車接送他們去學校、去比賽,也開放自己家讓隊員們休息睡覺,他對於孩子們的影響,因為孩子們喜歡棒球,敬重教練而顯得略為重要,除了要求團隊基本的合作外,做人的禮貌也沒有少,有一幕拍到孩子略顯羞澀地對著鏡頭說,這是教練教的。對於功課方面的本分要求也不馬虎,他說:「沒有念書,不能打球,有唸書才能打球。」關心隊員們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也成為他的職責之一,其實想想也蠻合理的,身而為人,本來就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有自己該做的事,喜歡做的是要奮力去做,不喜歡做的事,但因著是自己的本分,也得達到一定的要求,不可有孰輕孰重的分別,當這種態度養成時,未來不管在各行各業,或在任何一個岡位上,都能勝任的。

    這部紀錄片的結尾非常特別,並不是結束在人人期望的全國上棒大賽的冠軍中,而是輸了被淘汰,但就算快輸給其他球隊,教練仍然提醒他們要戰到最後一刻。這場棒球比賽,像是這群富源國小學生的忍耐、疼痛、血、累、淚、毅力、友情交織而成的,畢業典禮上,大家相擁而泣,因為他們真的在他們的童年中,寫下一段屬於他們光輝的歷史,有人繼續完成這段棒球的故事,有人轉往其他軌道,但我不禁驕傲於這份國族運動的背後,有這麼一群戰到最後一刻的孩子們!

野球孩子心得 蘇昱嘉


這部片給我的氛圍是一種簡單而溫暖的感動,導演在處理這整部影片時沒有太多刻意的營造或加工,就像老師所說的整部片也未加入旁白,導演就只是用鏡頭在和我們說故事,一同居住的小島上,這段故事被如是般寫著,但對我們而言卻像是兩個世界一般地遙遠。

  在我們的價值觀內,似乎「多元入學」早已是個被束之高閣的標語,抑或只是「考試升學」的額外加分,為了基測、為了學測、為了指考,我們一直在分數上汲汲營營地追逐,對於升學沒有助益的事情,早就被社會貼上了「無用」的標籤,簡而言之就是浪費時間。然而,這部片就直接撞擊了我們從小到大視為真理的價值觀,對那群花蓮富源國小的少棒隊孩童而言,他們的聖經絕然不是被我們牢牢捧在手心的教科書,在他們的世界裡,棒球才是一切,我們奉分數為圭臬,他們卻以教練為天,這種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感受。
  難道在升學考試上贏過別人就是真的勝利了嗎?從片中我們看到那群少棒隊的孩童辛勤的練習,甚至受傷了都還要苦撐,為了就是能夠取得上場比賽的資格,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在書桌前讀讀書就能被定義為「用功」,豈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們常常強調要有多元價值觀,無奈這個社會似乎還是謹守著一元化的思維,許許多多應該被重視甚至是提倡的東西,都被這單一的思維模式給傾軋抹煞了。

  這部紀錄片的結尾讓我感到十分驚訝-「富源國小輸了」。其一是因為原住民的少棒隊比輸了南部來的少棒隊,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其實運動甚至是唱歌這方面,似乎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才使原住民的這些技藝更加熟稔,也就是說,這些我們認為原住民「得天獨厚」的優勢,也許是「社會化」的結果;其二是因為看習慣了好萊塢的電影,總是認為電影最後一定是英雄式結局,無論多少逆境都一定會被主角給克服,但是導演卻沒有刻意斧鑿,忠實地呈現了比賽的結果,這樣的不完美卻替整部影片加分了不少,除了讓我體認到過程的重要性絕對大於結果(據影片說法,富源國小似乎是抽到了籤王),也讓我看到了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影片的最後並未結束在全國少棒大賽,導演接著馬上導入了畢業典禮、新生入隊等畫面,讓整個故事多了一份流動的感覺,導演彷彿就在用這幾個鏡頭告訴我們,這段簡樸而美好的故事仍會繼續被流傳下去,在那一個豔陽高照的操場上,一群一群的孩子們輪番上陣,呼吸著一樣的空氣,流淌著一樣的汗水,懷著一樣的夢想,寫下一首首不一樣的青春謳歌。

野球孩子心得 張邦瑋


  影片放映前老師丟了一個引言問題:「究竟現在職棒名選手都是原住民,是本性使然還是社會因素造成的結果?」這樣子的問題其實挺震撼的,觀察現今社會許多職業會由少數一些特徵(種族!?)的人群擔任著(或者也可以說是壟斷),但是這樣的現象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基本上我支持本性(基因)與社會因素雙重影響的論點,不可否認的生物性的因素決定人類族群內部功能與結構,遺傳性的因素一定與人們未來志業與工作技能上占有一定程度的地位(以一個極端性的例子就是黑人會比白人較適合在戶外工作,因為黑人具較多黑色素可以抵禦紫外線)。但是單以遺傳性因素考量具有兩個問題,首先遺傳性因素容易被延伸至社會達爾文主義,另外在台灣中幼年原住民與漢人都具有相同條件下的打球,以生物論無法解釋為何出社會後球隊多以原住民組成。因此,我們也同時需要考慮到社會因素造成的影響,上述現象可以說是一種「社會選擇」(相較生物學觀點的天擇或是人擇),該影響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的棒球運動,當時的日本人以棒球做為國族運動並推廣至後山,又因民國初前棒球在台灣的盛行風潮與紅葉少棒號召力之下,使得許多資源較為匱乏的原住民們投入該領域(因為在文憑社會中拼不過漢人子弟,因此轉而從事棒球),雖然如此,棒球仍有一種「十年苦練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感覺。
    花蓮富源的小孩子們很明顯就與都市不一樣(有點像是無米樂的後壁鄉寫景),生活重心不像都市小孩子圍繞在補習、學業與才藝,反而是喜愛於打棒球、唱唱歌等。一方面與當地的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則是上述提到的社會選擇因素造成。影片種可以很容易看到同為21世紀的花蓮地區,在電腦設備上居然與台北相差甚遠(非液晶的螢幕感覺上是上一個世紀的產物),資訊傳播與媒體易達性上不似都會區便捷,小孩子可能就容易保留童心與單純(不易受到外界汙染)。社區裡面甚至沒有專業的理髮師,只能用剃刀隨便理成光頭,資源缺乏可見一斑;由於父母的教育水準也不是很高,因此也不會過度要求孩子念書(雖然他們應該都知道教育是階層流動的好方法,但是有鑑於資源壟斷與漢人民族排他性等問題其實在學業上仍然讓原住民感到卻步)因此小孩們可以有較高度的自由可以發展自己想要參與的活動,也同時容易受到部落傳統所影響,比如說唱歌。

    跟學校、家庭一樣,儼然成為這些毛頭小子生活中的一大重要團體,但是跟家庭不同,球隊可以說是一個目的取向(目標是全國賽冠軍)的科層化組織,影片中可以從小孩子的言行與態度中看出:教練多次強調球隊不會為個人而為整體的共同利益為優先考量,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以防傳染給其他隊員;球隊中學長學弟區隔明顯,學長對學弟有所指令、要求撿球,而學弟也必須對學長的要求服從(這樣的關係就很像我的母校儀隊裡面的學長學弟制,學長與學弟比較像是一種從屬關係,通常雙方不會乎相溝通,傳遞訊息必定以一種命令的方式傳達);組織中以角色為主,就好像球隊中以隊員身分為主一般,只要投球投得不好就會被教練換下場,就跟上課提到的科層化組織人離開但角色留著的理論互相謀合。這讓我思考到小學生真的有必要這麼早接觸到過度理性化的科層化社會嗎??小朋友們應該要生活在童年中受到溫暖與人性的照顧,這麼早接觸到社會冷冰冰的對待似乎不太合宜,雖然說有秩序規範的球隊可以訓練隊員的紀律與技術,但是過度的要求感覺上也會抹滅孩子對棒球的興趣(以前在看「翻滾吧!!男孩」時也有這樣的感想)

    後山的部落社會有個滿有趣的現象就是部落文化與基督宗教的相互融合,由於大航海時期的殖民統治將基督教帶進了原住民部落中,原來不屬於原始部落的宗教信仰也因為代代相傳以後與原來的文化相互混合,成為一種新的「自然」(就好像之前「奧利佛的校園主廚」一樣,原來難以下嚥的垃圾食物因為從小給予小孩子的食性改變,而讓他們認定為是自然食物)。基督宗教與原住民文化結合的產物就是部落頭目同時身兼了宗教的領袖,出賽前的頭目祝福典禮與平常部落婦女在家中讀聖經給孩子聽這些段落就可以發現兩個不同文化已經貼合的非常密切了。另外,相信大家在影片剛開始時落是野球孩子們比賽時一定有聽到他們獨特的原住民母語加油聲,這樣的部落語言加油聲在球場上更容易集中隊員們之間的團結向心力,可以說是一種族群認同的極致表現!!

    棒球文化同時受到美國與日本的影響,對台灣而言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文化輸入,雖然我們不能以自己獨特的運動宣揚國際,但是我們的運動員在這些文化的原產外銷國可以發光發熱,也算是一種光榮的事。期待這些年輕的野球孩子們有朝一日也可以成為棒球界的台灣之光。=)

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野球孩子心得 林欣諭



  老實說,這部片我覺得是我這學期來較有興趣的一部片。第一部片是無米樂,雖然片中記錄了農民辛勤的生活點滴,但現今都生活在都市中的我們,真的很少有機會到田裡去體驗農作,也不懂上一代的辛苦,更別提感同身受了。而校園主廚那部片,因為台灣的營養午餐貌似比英國的好很多,所以就覺得那部片印象較不深刻。然而野球孩子這部片,讓待在球隊的我深切的體會孩子們的心情。因為那些小朋友也是因為熱愛打球,進而辛苦練球以取得比賽的資格,所以我在欣賞電影的同時心中浮現許多感動。

  最近,因為球隊人數不足,且身為大二的我又是球隊的主力,所以教練和學姐們積極的想栽培我,常常因為動作不到位被罵得狗血淋頭。雖然有時被教練罵得滿頭包,雖然有時會被學姐笑得無容身之處,雖然有時很累甚至壓力大到想哭,但是我很明白這些都是砥礪我向前的阻力,讓我對籃球和球隊更加熱愛,讓自己更有自信,讓自己變得更強。看著電影裡的孩子們,為了比賽為了棒球,每天讀完書留校練球,甚至一起住校以便培養默契,他們的種種努力,為的只有一個目標棒球。雖然他們的教練很嚴厲,甚至要求他們連功課也要顧好,否則禁止練球,但他們依舊想盡辦法完成這項對他們而言極艱難的任務。或許教練的角色早已超越了教練的本分,而成為這群孩子們的爸爸。我不是很明白教練為了什麼去教他們打棒球,或許是教練看見孩子們對棒球的熱忱,又或許是教練自身對棒球的熱愛,不論是哪種原因,都看得出來教練用心良苦,費盡心思的把自己的所學教給他們。尤其是在比賽時,教練更是比誰都還緊張。我是上了大學才參加球隊,相較之下,球隊的孩子們比我更加辛苦,他們在國小就要承受比賽和練球這種壓力,有時候真的會沮喪到想要放棄,而此時若想想當初加入球隊的初衷,就會重新燃起勇氣繼續走下去。在影片中,棒球隊的小朋友們說不敢喊累,不敢說不會,因為說了教練就會把他換下場,這也讓我覺得每次我們在練球尤其是在山頂球場都會練到11點甚至12點,回到宿舍早已經累的精疲力竭,也是不敢跟學長姐說。

  我覺得棒球場上的投手其實就如同籃球場上的控球後衛一樣重要,他們主宰球場上的靈魂和球隊的精神,不只是這樣,儘管球隊是需要團隊的默契但還是需要有人來引領這個共同體拿下勝利,而他們的決定將會影響球隊的輸贏,所以對他們而言每一球都需要十分的謹慎。尤其是電影中第一局的最後一球,不是輸就是贏的情況下,投手投出的球就更加舉足輕重。其實棒球就和人生一樣,我們無法保證投出的每一球都是好球,但我們要珍惜投出的每一球。

野球孩子心得 蔡昀錡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完美的表演是如此,運動競賽上的優良表現也是如此。剛聽老師介紹這部影片時,對於棒球沒有太大興趣的我興致缺缺,但在影片開始之後,越來越投入在影片的情節之中,也更了解到一個球隊的訓練有多辛苦,隊員們又有多努力只為了在球場上能有更好的表現,也在這部影片中學到了不少東西。

l   學生的日常作息
在社會價值觀認定讀書才有機會翻身的社會,都市中多數孩子們至國小大到高中生放學後往往不是回到家中,而是在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才藝班學習各式技藝,充實自己以求在將來能展現身手;然而,在這部紀錄片中,放學後孩童們不需趕著補習,而是在家中練習棒球,少了功課方面緊迫盯人的壓力,學生們能夠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能夠開心的成長。即便在課業方面不如其他人的表現,但這群孩童們有著遠大的夢想,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有人希望將來能夠打進職棒、有人希望能夠成為棒球教練、也有人希望成為歌星。相較之下,比起那些總是被課業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卻不知道將來的路該怎麼走的學生們,我較推崇這群孩子們的生活方式,認清自己的目標,而且為了達到夢想而努力,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另外,影片中有一幕是孩子們正在醫護是裡玩耍,而練球時間到時便爭先恐後得跑到操場中練習,看得出棒球在這些孩子們心中的地位,不只是玩玩而是真心誠意的希望能夠闖出一片天。

l   隊員的相處模式
人的一生,朋友不需要多,只要有幾位知己即可。一個球隊要有好的表現,隊員之間良好的默契是不可或缺的,影片紀錄的是最真實的日常生活,隊員之間得想處總是充滿歡樂,彼此之間相互鼓勵,有人受傷了,大家便去關心他;有人因課業的因素而不能打球,大夥兒便討論出個方法協助他。而比賽前的集訓給了大家更多的互動時間,日夜相處之下大家的感情也更加融洽,使得他們能在比賽時有好的表現。相處之下免不了的是一些小爭執,但大家都說人們只會跟自己熟識的人爭吵,由此也看得出孩子們之間厚重的情感。除此之外,在發生爭執時,也有較年長的隊員出面制止而並非放任他們繼續爭吵,也知道大夥兒是極為用心在維護整個團隊的感情。也因為這份強烈而分不開的羈絆,在比賽時失利時,他們能夠靠著對彼此的信任以及默契,臨危不亂、突破僵局,表現出平時勤於練習的成果,為整個團隊贏得一場漂亮的勝役。

l   家長的支持肯定
與多數家長不同的,球隊中隊員們的家長也都非常支持自己的孩子們,不會逼迫他們上才藝班,而是肯定孩子們所喜歡的東西,並且大力支持。每當孩子們有比賽時總是竭盡所能的到現場觀看,大聲呼喊著口號為他們加油;而在平時練習時也偶爾會去看看練習的狀況有多辛苦。每當提起自己的小孩時總是滿面春風,

l   教練的帶隊理念

無米樂心得 林怡妏



片名:其實我一開始十分不解為何這部片子叫做無米樂,一開始我以為「米」是代表物質豐富的生活,所以無米樂代表的是脫離物質文明的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但看完之後,雖然還是不太懂它為何取這個名子,但我想到我了解到了其中的快樂:接近田園的快樂,也令我想起崑濱伯的一段對白:「心情好,就哼起歌來,雖然心情(擔憂),不知道颱風會不會來,或病蟲害,也是無米樂,隨興唱歌,心情放輕鬆,不要想太多,這叫做無米樂啦!」我想,這樣樂天知命的思維大概也和我一開始所想的相去不遠了。

生活:從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身為台灣農民所過的極端簡樸的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的工作量似乎比現代年輕人多上許多,在我看來,以六、七十歲的年齡來說他們的身體仍十分硬朗,但他們自己卻抱怨骨頭不好了,還說願望是在農田裡待到一百歲或是死去,大概就是因為這一份信念深深感動了我,他們對待農田甚至比待孩子更為小心翼翼、加倍呵護,只為了守住台灣最後一塊農田、最後一包國產台灣米,以及台灣悠久的、隱含著儒家思維的種稻文化。

儒家:關於儒家思想,我在其中看到了農人自己說:「農作是一種品德,就好像修禪,去忍受勞動、去忍受大熱天、大太陽來達到心靈的平靜。」我想他們大概也很驕傲自己能夠如此勤勉、認真的工作,而當他們這麼想的時候,似乎就再也不覺得工作辛苦,反倒能更加地策勵自己,如果說社會上每個人都可以把這種思維取代抱怨工作的勞累,那這社會一定可以進步很多,而這也是我們新一代被稱為草莓族所該向農人們學習的,學習忍耐與堅持不懈。

  另外,我注意到了農人們自稱自己是「做事人」,這是否也蘊藏著某種對自己的期勉,是否期待自己面對水田、面對自己的事業,能夠好好地把它當成一件事、一件重要的事來處理,而我也認為這非常適合用來勸勉我們這群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因為進入大學就等同於進入一個沒有人管的世界,大一新鮮人們很容易就「玩瘋了」以致於不把課業當一回事,但其實可夜才是學生的本分,才該是需要被重視的「一件事」,所以我也期面自己能夠抱持著「做事人」的態度來謹慎看待自己的本分。

學習:不像我們學生可以從課本、老師、網路、報紙、電視獲得知識,農夫們從稻田裡獲得與大自然相關的知識,像是農夫們說的出有外來種的觀念,但我相信一定沒人告訴過他外來種這個詞、他們以前物質貧困時,沒有肥皂,便用火灰代替。此外,他還做了每年的農業筆記作為明年的參考,也遵照著農民曆的時程去做每個階段的田園步驟,我想農民曆就像農夫們代代傳下來的家傳,而他們自己也不停的抄筆記,農夫們的學習其實也和我們相去不遠,令人會心一笑!

信仰:另一件有趣的事便是他們的虔誠信仰,崑濱伯每天拜了好幾位神明菩薩,祈求的卻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我眼裡,那一幕他看起來好偉大,能夠如此真心地為我們這些陌生人祈求,我十分地佩服!另外,崑濱伯眼睛瞎掉時,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是先檢討自己是不是做錯甚麼,然後日後更加虔誠地祈禱,也更真誠地做事,我想,這種正面思考力求進步的態度也是十分值得學習的。

野球孩子心得 江承


觀賞過這部影片,讓我感觸最深切,印象最深刻的,反而不是劇情,而是該片拍攝的手法。由於地緣的關係(家住羅東公正國小附近),小時候常和「翻滾吧,男孩」裡的教練打籃球。故當導演林育信推出這部紀錄片時,我也曾半知半解的和教練在說笑中,詢問過他拍攝時的一些片段。翻滾一片中導演常用一些誘導性的口吻,如「你覺得教練兇嗎?」、「你覺得練體操很辛苦嗎?」這一類的提問,來讓觀眾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但這樣的誘導卻也間接主導了影片的拍攝方向。另外,學期初觀賞的「無米樂」也有應用類似的技巧,雖然比較少有導演的提問,但多出了許多片中人物與攝影機的互動,如夫妻的小打小鬧以及不同腳色對人生的抒發。如此的好處當然是影片主題鮮明,但相對的,面對攝影機所拍攝出的生活,恐怕也難以百分百符合平日的作息和習慣,更難保證每個人的表情、內心都與日常無異。

「野球孩子」一片中,則別出機杼,不像一般紀錄片,著重於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互動,甚至關於棒球的介紹,或孩子們磨練的篇幅也著墨不深。影片一反常態,默默的固守著旁觀者的姿態,導演也退到攝影機之後,沒有太多的誘導和立場,並非一定要拍些什麼,反而嘗試著從觀察開始,找尋生活中的趣味。

上網做了些搜尋,這樣的拍攝手法,在形式上,採取的概念是60年代以美國紀錄片工作者為首,所倡導的「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主張沒有旁白、不介入事件、不影響對象、不參與故事,要像隻牆壁上的蒼蠅一樣冷眼旁觀,將攝影機所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如此一來所捕捉到畫面的才可稱為「真實」。其實我認為這樣的手法反而更能顯現出導演的故事片段安排技巧,因為影片是從生活中捕捉了戲劇性的時刻,而非在拍攝時注入了戲劇性的元素(如刻意的訪問或與攝影機互動)。唯有將各種時刻做出恰當的安排,才更能引人入勝;才更能用簡單的「一鏡到底」的模式,傳達出這群孩子的天真,和對棒球的熱愛;也能讓觀眾看到片中孩子做出一些童趣的小事(如凱文「面對數學一條蟲,面對棒球一條龍」的情況)時,不由自主地會心一笑。

其實仔細回想,這種類似「一鏡到底」,沒有zoom inzoom out的拍攝手法,在高三畢業前夕拍攝畢業典禮影片時,許多學校(但我的母校倒是沒有共襄盛舉)也曾嘗試過,或許大家也能隱隱感受到direct cinema所帶來的真實、認同感,只是當時難以用言語形容出來吧!
當然除了手法,劇情的部分也令我十分有認同感,在影片平淡的觀察步調中,甚至勾起我以前熱衷於籃球的深刻回憶。想當時我的模樣和歡笑,和那些孩子似乎也沒什麼不同啊!一樣熱衷於自己的最愛;一樣奔跑、呼喊,和一群與自己有相同目標的孩子追求一個冠軍的夢;一樣在教練的威脅下,屈服於「讀完書才能打球」的鐵律。回憶起當時一起在比賽當天的早晨,起來慢跑、做操、跑戰術的景況,頓時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和溫馨,不禁一時間眼眶泛紅。我相信許多人都有這種共同的兒時回憶,或許這也是這部「野球孩子」能如此大受好評的原因吧!

野球孩子心得 李俊康


拍攝手法
我很好奇紀錄片要怎麼拍,有辦法拍到真性情(好比在浴室裸體洗澡間打水仗、發脾氣的畫面),難道是偷偷裝設監視攝影機嗎?但是鏡頭會隨著主角轉向又不太像,所以上網搜尋了一下,引述了影評的一段話:
「直接電影也因為總能記錄下許多赤裸、私密、真誠的畫面,而讓人誤以為攝影機是不是隱形了,或是偷偷拍攝(直接電影也是最早人類學家所採用的拍攝方式)。但拍攝態度上的刻意抽離,並不表示攝影機和被攝者的距離或關係是很遙遠的;相反地,這可能更說明了作者在鏡頭背後所投注的大量時間和精力,用相處培養默契,以真誠換取信任,冀求紀錄片能夠更貼近人的心靈。」
我才知道,導演採直接電影的方法,不用誘導式的問題,引出導演想編排呈現的觀點,讓觀眾看到最自然面,實在難能可貴。
不過在影片初,有一幕是小朋友們唱著「他給我們帶來幸福大家喜洋洋」,聲音不停下,就接樹的畫面,然後再接打棒球的畫面,我猜是不是導演也間接在暗示著棒球為這群孩子帶來了幸福?其他的轉場有常常利用景物,我覺得可能都有導演用這樣的方式加入了自己的意見。

社會期待
傳統印象中,總停留在原著民很會運動,能日行千里。原住民較會打棒球,難道會不會運動是受基基因影響?我覺得有,但不全然是,起碼他不能有遺傳性的肌肉萎縮症、心臟瓣膜的缺陷等等,這些是先天的,雖然原住民生活在較高的地帶,氧氣濃度較低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劇烈捕獵,會需要大量的氧氣消耗,長期天擇下,可能使他們血紅素與氧氣的親和力演化的較好,使他們具備能長期、持久運動的能力,但這項特質並不是完全先天決定的(而且現在許多原住民都跟漢人混血過),更重要的是後天的訓練、適應,攜氧的問題可以藉由腎臟製造出紅血球生成素,刺激紅血球產生,以攜帶更大量的氧氣,肌肉也可以藉由訓練提升強度、耐受度,所以影響運動能力的關鍵因素,其實是是否能長期持續的訓練,影片中看到這群小朋友,下課活動就是打棒球、看職棒,一點點燈光,到黃昏都還在打球,比賽結束,輸了,畢業了,仍聽著棒球轉播,自己隨意畫起九宮格,又開始練投,甚至長大後在糖廠裡面工作,都還自組棒球隊。相對的,我們則是下課便往補習班衝,很多同學打籃球、彈鋼琴的興趣,都因此中斷,到了大學才有機會重溫,對這些興趣成為專業技能有很大阻礙。這樣的差異我覺得根本因素是社會的期待,我們從小被期待學業為重,升學為學生時代之要,原住民好像就較不被期待從事高知識密度的工作,相對劣勢下,有許多前輩在棒球界發光發熱,自然鼓舞了後進,所以我覺得如果社會上能多幾個原住民各領域的指標性人物(好比夏曼藍波安),一定能使小朋友對自己的未來有更開闊的想像。
再比較美國,他們男生從小就被期待要會運動,不會運動會很容易被同儕看不起,而且美國有很大規模的NBAMLB這些管道可以讓球員們發光、發熱,並且年薪極高,小朋友的偶像許多都是明星球員,自然能養成風潮。

球迷
我覺得與台灣差異的關鍵在於是否有長期、大量、穩定支持的球迷,以及球迷文化,因為這可以帶動整體的社會期待,人數一多,一定能對傳統價值觀產生衝擊。以我自己去現場觀賞球賽的經驗,我覺得台灣其實有很大機會培養更廣大的球迷,就好比「便當便當揮棒落空!」、「水果滷味,Double-play」、麻糬麻糬三振出局」,這些口號實在是凝聚球迷很重要的力量,所以當我聽到「便當!便當!三振出局!」這個美麗的錯誤,不自覺的笑了出來,不過也同時思索到我們的文化中許多的成分不都是在誤用、聽錯、望文生義中產生的嗎?好比當今流行用語把笑點稱作「梗」,但其實這個字應當是「哏」(ㄍㄣˊ)字之誤,因為此字才有「滑稽的言詞或動作」的意思,好比相聲中常用的常用術語,「逗哏」、「捧哏」,所以「梗」字得起源,很可能是電視字幕人原素養不佳,造成此誤,以訛傳訛,形成了流行用語。而影片中的球迷,都由親朋好友扮演,其實更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像這樣帶動整體社區,也是個很好的球迷培養模式。


文化
影片中看到小朋友的生活常態,其實與我們生活的差異,沒有我想像中的大,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玩笑,也常常是性器官方面的詞彙,回答「59-6=?」的數學問題,也用折手指算,而其中楊聖偉家中電腦雖落差我們十幾年 不過玩的遊戲倒差不多,而且喜歡聽rap,林孟華在家中對話也多用國語,張元華拿著寶特瓶就開唱「北極星的眼淚」,好像都不是我想像中原住民小朋友的樣子,是漢文化的征服嗎?教育是幫兇嗎?當教育變成文化枷鎖,當學習變成非常痛苦、有壓力,還打著是為了讓孩子具備基本文化素養,但是果真如此嗎?現在甚至有許多原住民,也不會說母語,跟系上原住民同學聊過,線在上大學的原住民許多都是混血的,對於母語,會個大略,也是為了通過檢定,大考的時候可以加分,我反省這樣還能算是自然而然的文「化」嗎?我想像中的文化,應該是從小的耳濡目染的薰陶下,能不費吹灰之力的直覺脫口的反射,但是我們從小的學校灌輸模式好像又不是如此,但是反過來看,當我面對外國人時,我反而能很自豪得跟他們炫耀中文字(以前花了好大力氣學)之美,可以介紹中文中有成語(小時候一樣學得很辛苦)這種精練的用法,好像又很自然得承認這些都是文化,所以當我聽到他們開賽前(同時也是片頭)相互唱和的隊呼,很自然的用出他們的母語,不同聲調相互共鳴,非常感動,也確定他們文化的根並沒有完全被挖除。


野球孩子心得 江孟庭



前言
  本片中充斥著許許多多深活中的感動,記錄著一群富源國小的阿美族孩子們的練球生活,本片不刻意著重拍攝在校練球的場景,而是把整個孩子的生活記錄下來。野球,正是台灣所稱的國球-棒球,就很多人而言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東西,然而,就目前中華明國政府的統治下,這份傳統,其實正歷歷證明了日治時期留下的種族遺續,因為在民國3040年代,國民政府在中國推行的最普遍的球類事實上是籃球呀!由此可見,所有的文化都是先被塑造後以一看似自然的狀態存續下來而深植人心中。

野球,全家人的生活
  在課堂上老師有提到,也許正是因為在此區生活的孩子就書本上較無法找尋一條出路,因而走向野球之路。的確,在書本上如此,在籃球上更是如此,因為原住民孩子往往較早發育,而且長的不高,因而在籃球場上比較吃虧。然而,我也認為正因為剛好瑞穗鄉以及其他打棒球的鄉鎮裡有這個環境或可稱之為地方文化傳統,才有辦法將此地的野球發展下去。不只是學校裡制式的訓練,孩子們更將其帶入生活中,在家裡就在看棒球轉播,和鄰居小孩子打棒球,有事沒事也自己揮棒,然後更小的弟弟妹妹更是從小耳濡目染,急著想要融入哥哥們的遊戲中,因而說出哥哥,我和你一隊」,然後搶著去撿球的純稚畫面,在這樣的環境裡,親族以及社區的感情相對的也緊密了許多,讓人想到龍貓給人的感覺。
  家裡,家長們更是完全的支持,雖然看到孩子們的手因為練習而發痛,很心疼,但只要孩子還想這樣走下去,父母當然是在背後支持,更不會因為打球受傷和教練鬧翻,很尊重教練的指示,因而讓教練也更有一發揮自我的空間。反觀一些都市裡的孩子,家裡總是認為體育不重要,反正考試不會考,因此家長對於參加球隊是百般阻撓,反正書讀好就好,總是認為自己全然都是在為子女著想,從小學便限制了其視野固著於書本上,更甚者甚至連家事都不要子女做,我認為這樣是不妥的,這不只狹固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剝奪了接觸自然的機會,以及無法培養一更開拓的心胸,最後培育出就連團隊為何物都不知道的考試機器,若是勉強送孩子入球隊,如果受到了一些傷害,往往會和學校、教練告得你死我活,害的訓練球隊的時候總是有些比較危險的動作無法訓練,因而拖若了整體球隊的實力也即靈活度。

讀書與球隊
  況且,不只是家長,有的老師比家長更難搞,在父親訓練球隊時就常常遇到這種現象,明明學生與家長都有意願,而且學生的成績也不差,老師就是不肯放人,因為老師認為待在教室算數學比在球場上更能刺激學生的腦筋。然而,我並不認同這點,因為在球隊裡學習到的是一種靈機應變的能力,學校,尤其是小學的課本內容太過於簡單,過多的練習對於那些孩子根本沒有意義,況且在小學階段該培養的應該是學習態度而不是把課本背的多熟,因此那些老師根本沒有搞教育的概念。對於此點,父親當時也是相當氣憤,也對那些孩子感到可惜,因為老師僵化的頭腦被剝奪了一次學習的機會,所以我也認為那些孩子剛好有這樣的機緣也是難能可貴的。
  在球隊裡,我們要培養的並不只是多麼怎樣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態度,那種服從長幼、師長紀律,接受裁判不公平判決的合理性,以及知道何謂團隊的態度;那樣面對困境,仍舊能克服心中的恐懼勇往直前的態度;那種能因應球場上變化的事態,靈活運用以前死練活練出來一身功夫的靈活的態度;隊球具的尊敬,對師長的禮貌,以及對自己的責任盡責等等。這些都是在正常課程裡所少有,然而在不論面對課業,人生都極有助益的心理調適能力以及態度,均是在球隊裡能夠從小培養的。然而現代,尤其是大都市裡的教育環境,這樣的傳統,老師的觀念,以及家長的支持度,造成這種教育無法落實,生出一個個都市俗的現代年輕人。

漢語,台語,混雜日語語法後還是外語?
  在片中孩子們的對談中,我聽到了一些似曾相似的可愛話語「很臭,你的流汗」、「三八婆大概是禿頭的意思」、「夭惜(夭壽)」「你過度了」這些不知所云的話語,乍聽之下看似好笑,然而我認為其中包含了許多社會上的不公平。正因為這些中文,台語對原住民孩子們都算是一種外語,所以文字理解能力相較下亦較差,因此在現行以中文試題掛帥的考試環境裡,自然起跑點上便已經吃了虧,更不要提都市裡克樣上的的競爭性與補習文化了。然後,現行中文教材裡又常將一些根本連看都看不到的意識形態加諸於課文中,就如片中對杜鵑鳥就是會鳩佔鵲巢的授課情形,雖然老師很有耐心,但搞不好學生就連杜鵑鳥到底是長甚麼樣子都不知道,就這樣以質問式的教學方法硬要學生背下來,我認為是滿糟糕的!這還是比較簡單的例子,但是當學生繼續升學,要開始接觸漢文的古文時,那樣的文化隔閡,更是巨大,因為那些東西就連在平地生活的我們往往也都沒接觸過,我們這一代的學子還是用中文在思考的耶!那些以其他語言在思考的不就需要花更大的努力去克服嗎?如果在她的語言中沒有雪這個陌生的詞句的話,在這樣沒雪的台灣,要如何去體會江雪的孤寂,雪梅的清芳?就連我第一次碰到雪也是在九州的城島高原上才有機會碰到,這樣以中國意象強壓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教育制度裡,本來就是一種文化消滅、屠殺,因而創造出許多令人悲嘆的現實。
  但是,我也看到了一樣有趣的現象,「很臭,你的流汗」大概也可以翻成「臭い!お前の汗」,這樣的語法在日文裡是通的,然後孩子間相罵時用了「大便」這樣的詞語,在日文裡常用的「糞(くそ)」也能找到些蛛絲馬跡,因此我認為現今原住民小孩在使用的語言,應當是多種語言相互激盪下的特殊語法,相當值得玩味。然而,或許對於他們,上述的語言都是外語,因此不論是在誰的統治下,失去了自己母語的使用權在很多地方都是十分殘酷的。

球場上的苦練;球場下的訓練
  還記得父親在花壇鄉的華南國小服務時,曾帶出了一屆全國冠軍實力的隊伍。還記得寒假跟著練球的時候,看到小23的小孩子就已經在跟球隊出操了,整個過程很辛苦,就是左運右運各100下,跨下,背後等等林林總總一個流程作為開始,然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叫我們一個人認領一棵椰子樹,然後對樹拍球50下圍一輪,共要做三次藉以練習小腿的彈性,那年我小五,看著小23的小孩們雖然會累卻用意志力撐下去的情景感到十分震撼,要上場打球的前置工作是這們辛苦的每天練成的,還沒有進入跑位之前,基礎工就要下這麼多年了,沒有經歷過還真的無法體會,然而也正因為如此,球員間的羈絆十分的深厚,學長姐制度也自然地建立起來了。那時,父親在挑正式球員時,會先挑那些比較聽話的,因為在團隊合作的球賽哩,紀律是首要條件,團結是必須的,因此在看到那位不寫作業球員歸隊時的場景,讓我感觸連多。不過,說道功課還有意點,父親在帶球隊時別注重球員的課業,一來是為了不讓老師們有藉口干預球隊事務留學生下來,這點在片中是相同的;第二點是因為球是靈活多變的,父親不要死腦筋的學生,若是腦袋轉不過來,即使技巧再好也會拖累整個球隊,因而那些球員在班上的成績往往都不錯。父親認為,即使是在小學階段得了怎樣的名次,他想教給學生的是那個可活用於人生上的觀念,而不是要他們必定以職業籃球為目標,在當初訓練球員時,他看了很多外國運動的影集,也把手球的傳球技巧套入籃球中,我想,他正是一個把視野擴大,自己便能看到更多的身例吧!

反思
  看到影片裡那自然的生活互動,也讓我想起了在花蓮的生活。在花蓮的外婆以前也是自己用手幫子女剃頭,反正又不是專業的,剃得清爽便行了!然後在花蓮的溪裡,都有許多原住民大人帶著小孩脫得精光到溪裡玩,8歲以下的大致上是全裸,以上的會加一條褲子,在溪裡比較平緩的地方游泳,比較深的地方跳水,一切都是這麼的自然,渾然不會覺得危險,在溪畔,還有人在丟石頭呢!真的覺得這樣的自然生活其實也能十分愜意,在片子裡有一位孩子回家向媽媽說等她當上職棒選手時他要把家裡弄好、裝潢,他媽媽的反應是,難道這樣的家還不夠好嗎?的確,也許家裡的螢幕是放電管可能跟不上時代,但我們家的電視也是放電果的呀,我認為根本沒必要去比較是否偏鄉的居民比較不現代化,因為其實即便在花東的田間,網速也是差不到哪裡去的,況且,在看過人間各層人們的生活後,我認為只要是自己還滿意於現下的生活,並且大致上還不會造成生理上的不變,這樣的人生才是最愜意的!精神上富足,活上大致不虞匱乏,這是我在片裡看到的令人歡欣的家庭型態。

野球孩子心得 吳承恩


在寫這篇觀後感之前,我還是一樣秉持著我的習慣去找一些關於這部影片的背景。首先,導演沈可尚與廖敬堯花費了三年半的光陰完成了這部《野球孩子》,然而這不只是一部只關注在棒球隊的孩子們,或者是在花蓮地區的原住民孩子們的電影,它最讓人讚嘆的是它關懷了所有抱有夢想的孩子以及曾經懷抱夢想的大人們,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紀錄片。

  雖然我是台灣人,但我從小在馬來西亞長大,那邊接觸比較多的球類通常是足球和羽毛球。但我家在那邊有訂體育頻道,所有的球類幾乎都會播,當然棒球也不例外囉!而我在那邊也很喜歡看棒球,雖然我只看得到美國大聯盟。據我所知,台灣人非常的瘋棒球,從小開始瘋棒球就猶如馬來西亞人從小瘋足球和羽毛球。看了這部紀錄片,我覺得很感動,連我不是在台灣長大的小孩都可以被感動到,可見這部紀錄片對於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是有多麼的感人肺腑。

  當然啦,最重要的還是這部紀錄片裡面的重要角色!而我想介紹一下這部片當中我最喜歡的三個角色。

  首先是「楊聖偉」─球隊隊長。年紀小小的他臉上總是掛著嚴肅的表情,他的球技最好,是隊員們的偶像。他的責任就是要管好大大小小將近20個球員,教練宣布的事情,只要全隊沒有做好,他就一定遭殃。因為這種不容出錯的壓力,讓他個性寡言,眼神經常帶著警覺。卸下隊長的身分,平時又可以看到他很愛搞笑的一面。單親家庭的他,媽媽為了不讓他分心,常常都會躲在角落看他比賽。

  再來是「李啟文」─球隊的先發投手。他非常的單純,個性溫柔,也因為這樣讓他變成最沒有學長威嚴的學長。他的口才比較不佳、反應也比較慢,因此在爭吵的時候常常都會是受到比較多委屈的那一方。他有閱讀障礙,在學校每週兩節國語課,都要向特教老師報到接受一對一輔導。又要練球,又要把書念好,他可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從小父母就離去,由阿公阿媽帶大,阿公也表示說希望孫子能在棒球這條路上闖出一片天,建立更多的自信。

  最後一位我想介紹的是「馬志恩」─球隊最好的外野手。他皮膚很黑、身材矮小,但是罵起學弟的時候卻散發著一股凶神惡煞的氣息。愛面子也愛耍帥,不喜歡別人看到他的弱點。當學弟打架的時候,他會馬上站出來主持正義,完全就是個懂事的小大人,但平常講話的時候卻又很無里頭,這就是他可愛的地方。

  這部真的帶來了很多感動,因此對於那些曾經懷抱夢想但卻又還沒實現的人,我誠心推薦這部紀錄片。

野球孩子心得 王耀增


花蓮絕大部分地區的景象就如影片中,田野間的小路,褪舊的牆,小小的學校,原住民孩童,在我記憶中鮮明地呈現著,我家鄉的輪廓,心中不斷出現強烈的撞擊,不只是因為思鄉,更因為看著他們的生活,明明都是生長在花蓮縣,為甚麼他們的生活和我有許多的不同!

        這些場景會深深的烙在我腦海中是因為小時侯和家人出遊時,總是會透過車窗看到這些類似的場景,路旁有為數不多的矮房,老人坐在屋前納涼或賣作物,小孩在門前玩耍,小時候的我總是覺得這場景好冷清,在這灑滿陽光的周末我總耐不住一絲孤寂,隔著車窗,我的心中總是充滿撼動,這是我稱為家鄉的某個地方,但我卻從小就能清楚感覺我和他們之間生活的隔閡,雖然這些家庭大部分都是原住民,但我所感覺到的差異並非是我和原住民的差別,應該是說生活習慣的差別,我不習慣出了家門只有一條馬路和揚長而去的長途車,我不習慣房子如此陰暗破損,更不習慣那一望無際的孤寂感。這不是我的團體,我感到許多的不安,這種情況在小時候更明顯,但我認為不是種族導致,因為就算矮房中住的是漢人,還是會給我同樣的感覺。但我父親就不同,或許他很能融入,因為他從小生長的地方就是這樣的景色,在花蓮萬榮的林田山林場,當時的林場曾經發達過,但至從我有印象後,每次去總還是感覺到同樣的荒涼,可是爸爸卻能帶著我們敘述他小時候鮮明的景象,在我認為孤寂的區域,我看到爸爸他快樂的童年。光是爸爸小時候的回憶就和我有許多的不同,更別提那些現在生長在此的小孩們。但是漸漸長大才發現,爸爸常常帶我們去鄉下玩,或許不只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回憶,也許是想要拉近我和他的距離,也許某種程度上不想聽到我以後談論鄉下人的時候,無形中做出區隔,儘管是面對面團體的家庭,個人差異仍是存在,減少導致團體破壞的因素是必要的,只是或許爸爸從來沒感覺到,因為我相信他的回憶是濃烈到令他其它感覺都顯得平淡,濃烈到讓他認為這是和我們地分享,而且我認為更重要的部分不是爸爸想弭平差異,反而是建立起共同回憶。或許這也漸漸成為我生長中的一部分,所以儘管我許久沒去鄉下了,比起看影片當下現場同學對於他們生活的驚呼,我卻能感到習以為常,儘管我不是生活在鄉下,我卻在看影片地當下感覺到與他們是同一個團體,但是我很快且很簡單又會發現我和他們的差異,這個因為驚呼而產生的共同感,很快又消失了。

        「很臭你流的汗。」,這是我很快發現我和原住民差別的地方,語言常被用來區分群體區分種族或區分地區的差別,包含語系語法及語調,第一種學會的語言通常是人無法決定的,也似乎決定了之後的某些的事物,例如決定了我和他們之間存在差異,即使差異不大,但卻能輕易被發現。還有雖然就算在花蓮市區也常能看到原住民小朋友在練球,而我也會跟他們玩,所以對於片中的訓練感到不陌生,但是我卻從來不屬於球隊的團體,其實有時候還頗羨慕這種生活,雖然知道他們的訓練很辛苦,但我和他們一樣也熱愛打球,也常常打到晚上才回家,但我的差別可能是父母會多念幾句,而且就算我們小時候都夢想過當職業選手,但是我可能高中開始志向就轉變,而他們可以一生都以此為志向,反而漸漸讓社會產生一種:原住民只能打球的刻板印象。從小因為喜歡而打球,我相信是每個人都有的經驗,但他們因為缺乏資源資訊都比較少,哪有更多能力及選擇去決定自己未來真正想做甚麼,導致他們很篤定的認為自己要把打球當職業,他們真的很愛打球,但絕不是他們只能打球。在部落裡面有電腦已經算很不錯了,但是電腦的種類卻落差都市十幾年,第一可見經濟差異,再來孩童只會用電腦玩遊戲,因為不會有人教他其它能幫助他獲得資訊的功能,使電腦價值又降低,漸漸城鄉差距會愈拉愈大,我會覺得和他們的隔閡愈來愈大……

        儘管發現許多差異,但是卻也能發現許多相似處,我們都愛運動,我們的電視總是轉載體育台觀看球賽,而在我看影片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棒球的教育比較類似日本體系,對教練和先拜(前輩)是很尊重的,且進軍全國輸球後的表現,真的好像甲子園球員,他們會傳達一種觀念,是為了球隊不是為個人,且訓練模式較斯巴達式,球員忍苦忍痛,也許是日治時代的影響,又或許是在前一輩球員旅外大部分選擇日本的因素。看完他們比賽,雖然是小學生,但打的真的很有規模,懂得運用小學生較不會忍住出棒而在兩好球後吊高球,牽制的假動作,雖然還有很多地方待改進,但我卻能明顯看到他們訓練的成果,但是不免要提一下選手的保護,台灣棒球有個令人詬病的地方,從少棒到成棒相對世界是愈來愈弱,很多都是從小對選手的過度使用,日本也有同樣情形,尤其他們甲子園常常一隊的王牌要每一場都完投,但是為甚麼他們的球員到職棒後卻也還是能發光發熱,而台灣卻常出現小時候曇花一現的選手?我想除了選手生理保護外,心裡也很重要,但從小台灣的選手有一部分是缺乏教育資源,且小選手如果只知道打球,對於他們以後進社會不一定好,片中教練有注意到選手的課業,我想每位教練都在對選手做身教,打球不只訓練身體,更是在磨練心志,只有如此我們和他們的隔閡才有機會縮小,藉由他們良好的態度,我想不只幫助他們打球,更能提升他們的生活。

而除了靠打球看球賽縮小差別外,我更希望能實質上做出些幫助,因為我和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地區,「我們」雖然有很多差別,但在看不懂球賽人眼中我們是一起的,在別地區的人眼中我們都是花蓮人,在看完影片的當下,我知道我和他們的關係建構在打球、建構在生長地區、建構在我爸爸的回憶中,早已深植在我內心,使我會覺得自己對他們有份責任,也使我再一次發現,我好想花蓮,好想家。
       

野球孩子心得 吳翰絢


一壘  奮力前衝,只求上壘
    在花蓮的原住民部落中,有人在河邊等著魚上鉤,有人在屋外的藤椅上吹著風,有人正對著層巒高聲歌唱,在這一片悠閒中,有一群孩子拿著棒子,拿著車有紅線的小白球,整展開一場廝殺,這是一群野球孩子。
    他們從下課後,開始練習揮棒,拿球往斜屋頂丟去練著隨時應變不同方向台的球,一直到夜晚,微弱的路燈燈影下,一個個嬌小的身影奮力投出一球,側身看準,跨出一步,轉動腰部,砰!擊出小白球!從這些種種,可看出他們對棒球的執著,即使走在路上,也要拿顆小石頭對著路標,試圖將石頭化為球魂精準地投入好球帶中;即使是談天說地,話題也不離「松井秀喜昨天…」,棒球充斥著他們的生活,棒球!對這群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努力追尋的夢想,就像打者在奔向一壘時,無論如何,必須全力以赴,即使再微小的機會,也要力爭上壘。

二壘  順應戰局,向前推進
    原住民順其自然,與自然和平共存的態度,也在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展露無遺,對於老師、教練都不做過多的干涉,全心信任老師和教練把小孩子託付給他們,不像現今許多直升機父母,對於小孩過度保護,並且干預老師的教學,自我中心地認為全世界只也一個孩子需要照顧,老師應當全心全意照顧他們的小孩,也因為原住民父母的信任,讓教練在訓練過程中,不僅更容易進行訓練,也在孩子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們可以在賽前一個月要求孩子們離開家裡,住在學校以便早操晚練的密集訓練,他們願意接受教練的諄諄教誨,不像現在的「冰塊族」只要老師不順他()的意,就把爸媽搬出來,因為有小球員們與家長的配合,這也就是他們的訓練能夠如此扎實的原因。

三壘  把握機會,奔向勝利
    フアスド 」「フアスド」比賽場上充斥著教練的指示,明顯的日式發音,顯示出棒球在台灣的演進,接受日本50年的殖民統治,棒球因為日本的仿美逐漸在日本風行,而台灣也在皇民化的風潮下,萌發了對棒球熱情的新芽。這就像教練在小球員生活中不僅扮演了教練的角色,他更會要求他們要讀書,「不讀書、不寫作業,就能不打球」,一開始看到這一段,會有種又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感嘆,嘆息台灣的教育扼殺了許多創意與發展,一切似乎都只有念好書才會有前途,但是換個角度看,教練並不一定是要小球員們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告訴他們未來還是只有讀書這條路可以走,我想讀書的用意應該是交會他們待人處事的道理吧!教練如此關心他們的態度深深地影響著小球員們,他們會在意如果在教練面前喊痛,可能就會被踢出先發名單,他們會擔心,如果會怕球、基本動作做不好,教練只會更嚴格地訓練他們,但也因為教練這樣嚴謹的訓練方式,讓小球員們在棒球場上,面對每一球、每一次揮棒,都把它當作是致勝的關鍵,把握每一次進攻機會,認真、沉著地應對,是每場比賽為最後一場比賽,如果輸了,這次聯賽就結束了的心情,如此背水一戰便是獲得勝利的不二法門。
本壘  持之以恆,獲得成功
    「我想當教練」、「我想打職棒」,聽著小球員們的志願,看著他們堅定的神情,讓人有種他們一定會成功朝向自己的夢想前進的想法油然而生,不禁有種感嘆,他們看似缺乏教育資源,資訊的流通較少,但是單純的生活環境,似乎培養出他們不易受到外界干擾,能夠朝夢想勇敢前進的單純想法,不像我們受到社會許許多多的界定與限制,反倒是在資源較多、資訊流通快速的環境中,侷限了自己的想法,總是認為只有當醫生才會有前途,逐漸淡忘心中的夢想小芽,任其枯萎,這或許就可以解釋,小球原本最後在關鍵的搶八落敗,看似並沒有那麼突出,卻在日後,一位位原住民球員,成為球隊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引領著每支隊伍,正奪那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