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野球孩子心得 蘇昱嘉


這部片給我的氛圍是一種簡單而溫暖的感動,導演在處理這整部影片時沒有太多刻意的營造或加工,就像老師所說的整部片也未加入旁白,導演就只是用鏡頭在和我們說故事,一同居住的小島上,這段故事被如是般寫著,但對我們而言卻像是兩個世界一般地遙遠。

  在我們的價值觀內,似乎「多元入學」早已是個被束之高閣的標語,抑或只是「考試升學」的額外加分,為了基測、為了學測、為了指考,我們一直在分數上汲汲營營地追逐,對於升學沒有助益的事情,早就被社會貼上了「無用」的標籤,簡而言之就是浪費時間。然而,這部片就直接撞擊了我們從小到大視為真理的價值觀,對那群花蓮富源國小的少棒隊孩童而言,他們的聖經絕然不是被我們牢牢捧在手心的教科書,在他們的世界裡,棒球才是一切,我們奉分數為圭臬,他們卻以教練為天,這種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感受。
  難道在升學考試上贏過別人就是真的勝利了嗎?從片中我們看到那群少棒隊的孩童辛勤的練習,甚至受傷了都還要苦撐,為了就是能夠取得上場比賽的資格,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在書桌前讀讀書就能被定義為「用功」,豈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們常常強調要有多元價值觀,無奈這個社會似乎還是謹守著一元化的思維,許許多多應該被重視甚至是提倡的東西,都被這單一的思維模式給傾軋抹煞了。

  這部紀錄片的結尾讓我感到十分驚訝-「富源國小輸了」。其一是因為原住民的少棒隊比輸了南部來的少棒隊,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其實運動甚至是唱歌這方面,似乎不是先天決定的,而是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才使原住民的這些技藝更加熟稔,也就是說,這些我們認為原住民「得天獨厚」的優勢,也許是「社會化」的結果;其二是因為看習慣了好萊塢的電影,總是認為電影最後一定是英雄式結局,無論多少逆境都一定會被主角給克服,但是導演卻沒有刻意斧鑿,忠實地呈現了比賽的結果,這樣的不完美卻替整部影片加分了不少,除了讓我體認到過程的重要性絕對大於結果(據影片說法,富源國小似乎是抽到了籤王),也讓我看到了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影片的最後並未結束在全國少棒大賽,導演接著馬上導入了畢業典禮、新生入隊等畫面,讓整個故事多了一份流動的感覺,導演彷彿就在用這幾個鏡頭告訴我們,這段簡樸而美好的故事仍會繼續被流傳下去,在那一個豔陽高照的操場上,一群一群的孩子們輪番上陣,呼吸著一樣的空氣,流淌著一樣的汗水,懷著一樣的夢想,寫下一首首不一樣的青春謳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