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野球孩子心得 江孟庭



前言
  本片中充斥著許許多多深活中的感動,記錄著一群富源國小的阿美族孩子們的練球生活,本片不刻意著重拍攝在校練球的場景,而是把整個孩子的生活記錄下來。野球,正是台灣所稱的國球-棒球,就很多人而言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東西,然而,就目前中華明國政府的統治下,這份傳統,其實正歷歷證明了日治時期留下的種族遺續,因為在民國3040年代,國民政府在中國推行的最普遍的球類事實上是籃球呀!由此可見,所有的文化都是先被塑造後以一看似自然的狀態存續下來而深植人心中。

野球,全家人的生活
  在課堂上老師有提到,也許正是因為在此區生活的孩子就書本上較無法找尋一條出路,因而走向野球之路。的確,在書本上如此,在籃球上更是如此,因為原住民孩子往往較早發育,而且長的不高,因而在籃球場上比較吃虧。然而,我也認為正因為剛好瑞穗鄉以及其他打棒球的鄉鎮裡有這個環境或可稱之為地方文化傳統,才有辦法將此地的野球發展下去。不只是學校裡制式的訓練,孩子們更將其帶入生活中,在家裡就在看棒球轉播,和鄰居小孩子打棒球,有事沒事也自己揮棒,然後更小的弟弟妹妹更是從小耳濡目染,急著想要融入哥哥們的遊戲中,因而說出哥哥,我和你一隊」,然後搶著去撿球的純稚畫面,在這樣的環境裡,親族以及社區的感情相對的也緊密了許多,讓人想到龍貓給人的感覺。
  家裡,家長們更是完全的支持,雖然看到孩子們的手因為練習而發痛,很心疼,但只要孩子還想這樣走下去,父母當然是在背後支持,更不會因為打球受傷和教練鬧翻,很尊重教練的指示,因而讓教練也更有一發揮自我的空間。反觀一些都市裡的孩子,家裡總是認為體育不重要,反正考試不會考,因此家長對於參加球隊是百般阻撓,反正書讀好就好,總是認為自己全然都是在為子女著想,從小學便限制了其視野固著於書本上,更甚者甚至連家事都不要子女做,我認為這樣是不妥的,這不只狹固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剝奪了接觸自然的機會,以及無法培養一更開拓的心胸,最後培育出就連團隊為何物都不知道的考試機器,若是勉強送孩子入球隊,如果受到了一些傷害,往往會和學校、教練告得你死我活,害的訓練球隊的時候總是有些比較危險的動作無法訓練,因而拖若了整體球隊的實力也即靈活度。

讀書與球隊
  況且,不只是家長,有的老師比家長更難搞,在父親訓練球隊時就常常遇到這種現象,明明學生與家長都有意願,而且學生的成績也不差,老師就是不肯放人,因為老師認為待在教室算數學比在球場上更能刺激學生的腦筋。然而,我並不認同這點,因為在球隊裡學習到的是一種靈機應變的能力,學校,尤其是小學的課本內容太過於簡單,過多的練習對於那些孩子根本沒有意義,況且在小學階段該培養的應該是學習態度而不是把課本背的多熟,因此那些老師根本沒有搞教育的概念。對於此點,父親當時也是相當氣憤,也對那些孩子感到可惜,因為老師僵化的頭腦被剝奪了一次學習的機會,所以我也認為那些孩子剛好有這樣的機緣也是難能可貴的。
  在球隊裡,我們要培養的並不只是多麼怎樣的技巧,最重要的是態度,那種服從長幼、師長紀律,接受裁判不公平判決的合理性,以及知道何謂團隊的態度;那樣面對困境,仍舊能克服心中的恐懼勇往直前的態度;那種能因應球場上變化的事態,靈活運用以前死練活練出來一身功夫的靈活的態度;隊球具的尊敬,對師長的禮貌,以及對自己的責任盡責等等。這些都是在正常課程裡所少有,然而在不論面對課業,人生都極有助益的心理調適能力以及態度,均是在球隊裡能夠從小培養的。然而現代,尤其是大都市裡的教育環境,這樣的傳統,老師的觀念,以及家長的支持度,造成這種教育無法落實,生出一個個都市俗的現代年輕人。

漢語,台語,混雜日語語法後還是外語?
  在片中孩子們的對談中,我聽到了一些似曾相似的可愛話語「很臭,你的流汗」、「三八婆大概是禿頭的意思」、「夭惜(夭壽)」「你過度了」這些不知所云的話語,乍聽之下看似好笑,然而我認為其中包含了許多社會上的不公平。正因為這些中文,台語對原住民孩子們都算是一種外語,所以文字理解能力相較下亦較差,因此在現行以中文試題掛帥的考試環境裡,自然起跑點上便已經吃了虧,更不要提都市裡克樣上的的競爭性與補習文化了。然後,現行中文教材裡又常將一些根本連看都看不到的意識形態加諸於課文中,就如片中對杜鵑鳥就是會鳩佔鵲巢的授課情形,雖然老師很有耐心,但搞不好學生就連杜鵑鳥到底是長甚麼樣子都不知道,就這樣以質問式的教學方法硬要學生背下來,我認為是滿糟糕的!這還是比較簡單的例子,但是當學生繼續升學,要開始接觸漢文的古文時,那樣的文化隔閡,更是巨大,因為那些東西就連在平地生活的我們往往也都沒接觸過,我們這一代的學子還是用中文在思考的耶!那些以其他語言在思考的不就需要花更大的努力去克服嗎?如果在她的語言中沒有雪這個陌生的詞句的話,在這樣沒雪的台灣,要如何去體會江雪的孤寂,雪梅的清芳?就連我第一次碰到雪也是在九州的城島高原上才有機會碰到,這樣以中國意象強壓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教育制度裡,本來就是一種文化消滅、屠殺,因而創造出許多令人悲嘆的現實。
  但是,我也看到了一樣有趣的現象,「很臭,你的流汗」大概也可以翻成「臭い!お前の汗」,這樣的語法在日文裡是通的,然後孩子間相罵時用了「大便」這樣的詞語,在日文裡常用的「糞(くそ)」也能找到些蛛絲馬跡,因此我認為現今原住民小孩在使用的語言,應當是多種語言相互激盪下的特殊語法,相當值得玩味。然而,或許對於他們,上述的語言都是外語,因此不論是在誰的統治下,失去了自己母語的使用權在很多地方都是十分殘酷的。

球場上的苦練;球場下的訓練
  還記得父親在花壇鄉的華南國小服務時,曾帶出了一屆全國冠軍實力的隊伍。還記得寒假跟著練球的時候,看到小23的小孩子就已經在跟球隊出操了,整個過程很辛苦,就是左運右運各100下,跨下,背後等等林林總總一個流程作為開始,然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叫我們一個人認領一棵椰子樹,然後對樹拍球50下圍一輪,共要做三次藉以練習小腿的彈性,那年我小五,看著小23的小孩們雖然會累卻用意志力撐下去的情景感到十分震撼,要上場打球的前置工作是這們辛苦的每天練成的,還沒有進入跑位之前,基礎工就要下這麼多年了,沒有經歷過還真的無法體會,然而也正因為如此,球員間的羈絆十分的深厚,學長姐制度也自然地建立起來了。那時,父親在挑正式球員時,會先挑那些比較聽話的,因為在團隊合作的球賽哩,紀律是首要條件,團結是必須的,因此在看到那位不寫作業球員歸隊時的場景,讓我感觸連多。不過,說道功課還有意點,父親在帶球隊時別注重球員的課業,一來是為了不讓老師們有藉口干預球隊事務留學生下來,這點在片中是相同的;第二點是因為球是靈活多變的,父親不要死腦筋的學生,若是腦袋轉不過來,即使技巧再好也會拖累整個球隊,因而那些球員在班上的成績往往都不錯。父親認為,即使是在小學階段得了怎樣的名次,他想教給學生的是那個可活用於人生上的觀念,而不是要他們必定以職業籃球為目標,在當初訓練球員時,他看了很多外國運動的影集,也把手球的傳球技巧套入籃球中,我想,他正是一個把視野擴大,自己便能看到更多的身例吧!

反思
  看到影片裡那自然的生活互動,也讓我想起了在花蓮的生活。在花蓮的外婆以前也是自己用手幫子女剃頭,反正又不是專業的,剃得清爽便行了!然後在花蓮的溪裡,都有許多原住民大人帶著小孩脫得精光到溪裡玩,8歲以下的大致上是全裸,以上的會加一條褲子,在溪裡比較平緩的地方游泳,比較深的地方跳水,一切都是這麼的自然,渾然不會覺得危險,在溪畔,還有人在丟石頭呢!真的覺得這樣的自然生活其實也能十分愜意,在片子裡有一位孩子回家向媽媽說等她當上職棒選手時他要把家裡弄好、裝潢,他媽媽的反應是,難道這樣的家還不夠好嗎?的確,也許家裡的螢幕是放電管可能跟不上時代,但我們家的電視也是放電果的呀,我認為根本沒必要去比較是否偏鄉的居民比較不現代化,因為其實即便在花東的田間,網速也是差不到哪裡去的,況且,在看過人間各層人們的生活後,我認為只要是自己還滿意於現下的生活,並且大致上還不會造成生理上的不變,這樣的人生才是最愜意的!精神上富足,活上大致不虞匱乏,這是我在片裡看到的令人歡欣的家庭型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